兰亭系列空间站

兰亭系列空间站是联合国国际航天合作组织(ISC)设计的一系列实验性小型空间站,专为机器人设计,无加压舱和维生设备,建造与运作成本远低于传统空间站。

命名

“兰亭”这一名称源自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因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一句被选中,原英文名为“Lanting Space Stations”。但爱理诗的同学认为兰亭 1 号像动画电影中的天空之城“拉普达”,于是爱理诗自作主张将其英文标识涂改为“Laputa”,并广受欢迎,项目正式英文名也随之更改。

结构

兰亭 1 号的外形如重瓣花苞,每片“花瓣”由缓冲材料制成,用以防范太空垃圾撞击,并充当散热板。每片花瓣内侧固定着各种设备和物资。

在不出任务时,爱理诗待在被花瓣团团围住的最安全位置——“子房”,这里配备了组装、维修卫星所需工具。空间站正面朝向地球,白天湛蓝的地球光可以照亮子房内部。

“花苞”的背面连接着欧空局已退役的伽利略号太空望远镜,它本应被拆解后再入大气层烧毁,但感到可惜的爱理诗正在尝试修好它。围绕伽利略号的是数圈光伏发电板,使得空间站的整体外观仿佛一棵大树长在圆球上,与天空之城拉普达神似。

计划

兰亭号第一期工程计划建造 3 座空间站,分别位于低、中、高轨道,以进行机器人载人航天概念验证测试。当爱理诗转学到三班时,低轨道的兰亭 1 号已发射并试运行,她以此为基地执行卫星故障维修、救援及太空垃圾回收任务。而中、高轨道的兰亭 2、3 号尚未建造,它们计划以零件状态分批发射至兰亭 1 号,由爱理诗自行组装后移动到预定轨道。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