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明堂是一座古代天文台,位于东莞市莞城道家山凤台灵境中,是东莞灵兽协会的古代前身“凤台诗社”的所在地。明堂保存着远古灵器“凤台龙珠”,雷婷因触碰它而被变成了灵龙。由于旧城区重建,该建筑已被拆除,灵境也随之崩溃。
传说
根据莞城的民间传说,道家山上曾有凤凰造访栖息,附近的一条小巷因此得名“凤来里”,而莞城的标志物也由此被定为凤凰。凤台明堂坐落于凤来里的深处的一个灵境之内。
雷婷在凤台明堂内发现的凤台龙珠源自洪荒时代女娲部落的灵龙阿凤。秋叶据此认为,传说中的“凤”实际上指的是阿凤,而非字面意义上的凤凰。阿凤作为女娲部落成员,其身份以及明堂的天文台性质,无不让人联想到女娲补天 (考古学现今推测为天文历法校准) 的传奇故事。
秋叶的假说认为,阿凤的龙珠及其修订的星象历法被灵兽代代相传,随中古时期的衣冠南渡运动来到岭南,并最终被凤台诗社的灵兽所得。为纪念阿凤,他们特意将诗社的建筑修建为明堂 (天文台) 样式。
构造
凤台明堂的外门位于凤来里某条巷内,采用灵术上锁以防止人类进入。明堂的主建筑并非临街而建,打开外门后是一条在相邻民居之间蜿蜒穿行的狭长过道,最终通向一座传统岭南民居。该民居内部的主厅中的壁画是通往其灵境的入口,用灵力开启即可进入其中。
凤台明堂的灵境内部空间宽广,其面积比实际占地大了数倍。中心区域设有明堂的主建筑群,配有各种古代天文观测设施及器材,并建有藏经阁。
凤台明堂的建筑损毁严重,家具也早已全部腐坏,显然已被荒废多时。
文物
凤台明堂内尚存一颗相传源自远古时期的“龙珠”,雷婷因触碰此珠而化身为灵龙。除了龙珠外,明堂内部还遗留了一些古籍残片和碑记,大多是凤台诗社的作品——秋叶的评价是“水平一般,人菜瘾大”。
秋叶将能够收集到的所有残片悉数带走,并对碑记进行了拍照和拓印。抢救出的文物及资料均已移交至东莞灵兽协会进行保管,目前秋叶正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与初步研究。
拆除
凤来里所在的街区在旧城区改建计划中被列为拆除对象。雷婷和秋叶造访时,灵境已受到附近拆迁的影响,出现了许多异常构造。在她们离开后不久,这片街区便被彻底拆除,其灵境也随之崩溃。然而灵力的波动却依然活跃,预示着新的灵境正在附近重新生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