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的小狮子

一只在森林中录制自然的声音的小狮子。早期使用 Krita 绘制的几张比较精细的作品之一。这张图尽管画得很细致,角色的设计也很讲究,但在题材、用色、人物动作等诸多方面都开始暴露出我的短板。我自己也感觉到了这些问题,并在后面的十年时间 (2012 – 2022) 一边尝试改变,一边陷入到了漫长的创作低谷中。

首先是题材:缺乏生活的积淀,没有创作思路。在这之前我的机器人类的作品仅仅流于将不同的物种转换为机器人,但对于结构、功能和故事没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而兽人类的作品则是人物摆在场景中而已,画不出姿势,没有故事。从结果来说,就是好像挺可爱挺漂亮的,但画来画去都是那些东西,自己也开始厌烦。这张森林的小狮子,和不久前画过的两张图无论在构图、动作、用色、题材上面非常雷同 (白云第 2 版林荫地中的小兔子) 而且姿势还和我之前画的已经删掉了的另一张图几乎完全一样。虽然也不是没有想过画别的东西,但是一旦偏离这些熟悉的东西基本就画不好,或者没有点子。

然后是用色:自我评价——非常脏。我在这个阶段中是使用正片叠底法来上阴影的,完全依赖程序的混色效果。有时候在那里合成来合成去,颜色越来越脏,颜色关系越来越乱。这张图非常明显地揭示了这个问题。

最后则是姿势:因为没有人体基础,所以基本没有办法随心所欲地画不同的角度和姿势,甚至连好看的站立姿势都无法稳定地画出来。有时候一开始打草稿的时候明明是某个自己没画过的姿势和角度,结果后面改着改着又改回了自己惯用的姿势和角度。在这张图之前画的图里面可能有一大半都被我删掉了,因为觉得实在见不得人。这张图只是碰巧动作和脸蛋没有崩,所以就留了下来。

简单来说,就是想法和技法都支撑不起自己的“雄心壮志”。有鉴于此,我开始针对上面的自己认识到的问题开始了漫长的重新学习。题材单一无思路的问题我通过阅读各种大学教材、关注社会的不同层面、实地走访生活等方法拓宽视野。用色混乱的问题通过学习色彩理论、观察真实颜色、禁止使用正片叠底并强制自己手动选择所有颜色的方式锻炼。人体基础则通过阅读各种教材,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来锻炼。

然而以上的这些看似合理的策略,在 2024 年我回顾自己这 10 年创作低谷期的时候自我评价是“不好说”。我觉得这些努力的确可能在经过 10 年的量变后引起了 2022 年底开始的质变,为后续的进步打下了基础。但是我也觉得在这 10 年中,大部分作品的绘制过程都极其痛苦,没有创作的愉悦,也没有创作的冲动,我甚至无法像以前那样精细地完成作品。所以这 10 年也是低产且低质的 10 年。

我真正走出这个低谷,自己认为的关键因素其实是心态上的转变,或者说是一种对于所谓“雄心壮志/自我证明”的完全放下,才最终让创作本身重新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这种心态的转变让我可以更加谦逊地去观察和学习,也可以更全心全意地,心态平和地,不急于得到他人认可的态度进行创作。就这样,之前 10 年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居然好像水到渠成地迅速地解决了。在这种新的心态下,10 年困难时期积累下来的经验才真正变成了有效的能力。

所以今天回顾过去,我感觉人生中的很多事情都是不能强求的。尽管 10 年的坚持很重要,但心态的转变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我觉得“雄心壮志/自我证明”是我成长中的最大障碍,因为它意味着我在潜意识中想要通过创作收获与创作本身无关的回报,而且对于这个回报的渴望要高于创作过程本身。我现在的这种自然舒展的创作状态,是以“在认知层面上已经完全放弃成为职业画师的可能性”为前提的。

说了以上这么多与作品本身无关的心路历程,最后来说说这个小狮子吧。他这个角色的概念应该还是能得到保留,我会在个人作品“千变灵兽”中为他安排一个位置。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