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城 (永夜时代)


地下城永夜时代机器人文明的最后一座城市,位于地表的雪层之下,在一座大型煤矿的矿道系统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爱理诗醒来时,地下城仍保有大部分机器人人口和工业能力,但缺乏自我更新和抗灾能力,关键资源正在逐渐耗尽,使其面临存亡危机。


历史

黄昏时代末期,太阳的消失造成地球迅速寒冷化。人类依托各种矿道系统紧急建造了一些地下避难所,将残存人口转移到地下生活,它们便是所谓的“地下城”。

绝大多数的地下城因为设计和管理问题都在永夜时代之前毁灭了。爱理诗醒来时,全世界仅剩下最后一座地下城还在运转,于是人们就直接以“地下城”来称呼这座机器人文明的最后堡垒。

结构和设施

中心竖井:地下城在雪层底部的煤矿矿道的基础上扩建而来,深入地下几百米。中心部分是一个大型竖井 (中心竖井),通过电梯、楼梯连接着不同深度的楼层。

楼层:地下城的楼层大小不一,某些层的直径可达数公里。重型设备、物资等主要集中在靠下的楼层。城市没有划分专门的商业和居住区,因为大部分机器人已不在现实世界中生活,不需要私人的躯体、所有物以及居住空间。

地表设施:地下城雪原出入口附近散落着一些帐篷式的临时建筑,它们是雪原考察队的基地。除了仓库和厂房等大型帐篷,一些考察队成员还有单人帐篷。这些设施的外围则建有防御工事,用于抵御雪匪的袭扰。

未知部分:地下城的数据资料在黄昏时代末期的混乱中损失大半,机器人文明并未掌握地下城的全貌,甚至连已探明的设施中也有部分尚未获得完整的权限。

危机

自然灾害:由于地下城顶上的雪原正以冰川的形式缓慢移动,地下城的设施经常遭受地震或者冰川冲击的损害,需要持续修缮。

内部问题:目前地下城的各种消耗性资产正在逐渐耗尽,不具备支持机器人文明长期存续的能力。然而地下城的管理层和平民均选择对此视而不见,大部分人终生在中枢服务器的云端虚拟宇宙中逃避现实。

尽管如此,还有少数的机器人留在现实世界努力维持着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转,并试图外出找寻黄昏时代文明的遗产以恢复机器人文明的机能。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